当前位置:首页 > 投稿 > 正文

园区建设存在问题

  • 虎季蔚
  • 2023-12-03 01:50
  • 57

如何发展欠发达地区工业园区

一、影响欠发达地区工业园区发展的经济特征欠发达地区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一般认为沿海地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对发达的地区,而中西部地区大部分地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更准确地说,所谓欠发达地区是指历史、区位、观念等条件的限制和发展战略不平衡的影响。与发达地区相比,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存在显着差距,但也存在较大差异。发展潜力较大、资源较为丰富、生态环境未遭受严重破坏的地区。随着改革的深入、社会发展和制度创新,有可能在新一轮经济增长中实现快速发展。工业园区作为经济活动的区域空间,其成长和发展是多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欠发达地区工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深受该地区经济发展特点的影响。限制工业园区发展的欠发达地区经济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欠发达地区经济基础薄弱,经济总量较小,整体产业规模较小,经济增长缓慢。国家税收收入相对匮乏,民间资本积累规模较小。因此,资金、中高级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缺乏。该地区产业园区的建设仅仅依靠地方政府投资或当地民间因素的积累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依靠外力;2、欠发达地区自然资源、原材料、能源、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比较丰富。超过需求,价格相对较低。这些低成本因素带来的好处,必然会对土地和能源日益稀缺的发达地区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因此,位于欠发达地区的工业园区有有利条件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主动接受发达地区的经济影响,融入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圈;3、欠发达地区往往存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但也有经济相对发达的地方,比如一些区域中心城市。这些地区区位条件优越,工业基础良好,经济实力较强。它们以各自的特色产业为主导,并已形成一定的发展规模。这些相对优越的条件,必然为这些地区的工业园区的发展壮大提供强大的内在动力。因此,促进区域内经济协调发展是欠发达地区工业园区发展的重要战略;从制度特征来看,总体上看,欠发达地区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起步较晚,配套改革也相对较晚,经济发展总体仍处于模仿初期。由于体制决定了影响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的投入方向和产出效率,政府在工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中承担了更多的责任和义务,以弥补市场体系的不完善;五、在一定程度上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社会文化和思想观念的落后构成了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社会文化和思想观念是该地区居民在长期生产、交往等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共同价值取向,具有强烈的地域特色和稳定性,直接影响个体的选择和行为。因此,要积极引进新思想新理念,不断提高区域意识和创新能力,逐步改变阻碍区域发展的落后旧观念。二、欠发达地区工业园区建设发展的思考1、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说,先天的自然优势仍然是赢得竞争的主要因素。例如,交通方面优越的地理位置,使生产地距离原材料产地或消费市场更近,从而降低运输成本;丰富且相对廉价的自然资源、能源、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可以为工业生产节省大量的生产成本。这些低成本优势是吸引众多外资、外资及沿海发达地区制造商到园区投资办厂的主要因素。这些地区工业园区东移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一)吸入式。重点吸引周边地区资金和技术,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吸引外省企业落户工业园区。淮北、苏州东南部等地的工业园区旨在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依托当地资源深加工产业作为主要招商载体,享有江苏徐州经济圈、连云港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发展优势,内部资源与外部并重,加快对接,积极接受发达地区辐射,工业化平台和城市新开发区快速搭建;(2)集成类型。皖东部分城市和地区与江苏、浙江等省份形成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局面,在基础设施、管理方式、发展模式等方面融入中国东部工业园区经济发展圈。比如合肥、马鞍山、芜湖、广德等地区区位优势明显。工业园区开始进入东部工业园区经济发展,同时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