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自动化 > 正文

自动化行业发展报告3000字


壹、我国工业自动化发展现状浅析

2019年中国自动化市场规模达1865亿元,较2018年增长1.8%。 随着《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战略目标的逐步实现,工业自动化控制行业作为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预计将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工业在20世纪80年代后迅速发展

工业自动化技术是利用控制理论、仪器仪表理论以及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对工业生产过程进行检测、控制和监视的方法。 综合技术有助于优化、调度、管理和决策,以增加产量、提高质量、减少浪费并确保安全。 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作为智能制造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先进制造技术、实现现代工业智能化的关键。 这是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基础。 广泛应用于机床、风电、纺织、起重、包装、电梯、食品、塑料、建筑、电子、暖通、橡胶、矿山、交通、印刷印刷、医疗、造纸及电源等行业。

2019年,中国自动化市场规模达1865亿元,较2018年增长1.8%;预计到2022年,中国自动化市场规模将达到2085亿元。 随着《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战略目标的逐步实现,作为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工业自动化控制产业有望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国内人机界面厂商发展势头良好

人机界面(HMI)、逻辑控制器编程器(PLC)、伺服系统、步进器系统、变频器、传感器、测量装置、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SCADA)、集散控制系统(DCS)、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等。 是智能制造装备的核心产品。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制造业很多领域已成为世界工厂。 工业控制产品快速增长的需求和良好投资回报的期待吸引了众多国际知名人士。 我国投资该行业的工业自动化控制产品制造商投资设立100%资本或合资企业。 目前,欧洲、美国、日本、台湾等著名人机界面厂商凭借整体的品牌和解决方案优势,在我国人机界面市场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 2019年国内人机界面市场规模达35.1亿元。

我国人机界面的自主研发始于2000年以后,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厂商在产品性能、功能、稳定性等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 我国人机界面厂商普遍呈现出良好的国内发展势头,如发行人、新捷电气等在行业内占领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国内人机界面市场。

伺服系统是指以位置、速度、扭矩为控制变量,能够动态监测目标变化,实现自动控制的系统。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外伺服系统技术迅速发展,诞生了德国西门子、法国施耐德、日本松下、日本三菱电机、日本安川、台湾台达等世界著名公司。 其中,日系品牌凭借良好的性价比和高可靠性在我国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在中低端家电市场上具有优势,而日系品牌欧美品牌则在高端家电市场上具有优势。 具有高产品性能的终端设备。 2019年我国伺服系统市场规模96亿元;未来三年,伺服系统市场需求将保持3-5%左右的增速,2022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10亿元。

我国伺服系统的自主研发起步较晚。 目前该领域主要自主研发、生产企业起步于2000年以后,通过引进、吸收和吸收国际先进技术等措施,国内企业自主研发的伺服系统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期。 国产伺服系统的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但在国内市场逐渐取得一定的市场份额,与国际知名伺服系统企业相比,在整体性能和可靠性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

2019年,日本品牌代表市场份额下降至43.00%,欧美品牌代表市场份额下降至9.00%。 汇川技术和乐赛智能分别占据10.70%和10.70%的市场份额。 以2019年公司伺服系统产品销量计算,公司在国内伺服系统市场的市场份额为1.11%。

——更多数据和分析请参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智能控制行业投资预测分析报告及深度研究》。